又见“拦路”证明!
近日,有南昌消费者反映称,在线下(异地)办理电话卡时,被营业厅要求提供“无犯罪证明”“工作证明”或“银行流水”“房产证”中的一项,更有甚者,要求预存500至1000元话费、审核本人房产证或营业执照。多个营业厅工作人员给出解释为“落实反诈工作”。对此,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已责成相关企业全面开展排查整改,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正如网友反问:哪怕是没有房本、开不出工作证明,还不能拥有一张电话卡了?很多时候,用户吐槽程序烦琐其实是对规则合法性、必要性的质疑。一来,工信部专家表示,目前暂无全国统一法规明确授权运营商在异地办卡时要求用户必须提供“无犯罪证明”“房产证/居住证”“预存款”等。律师也指出,运营商单方面增设预付押金的办理条件,实质上构成了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不当限制,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二来,反诈不是“筐”,不能啥都往里装,更不能让便民服务异化为“难民”门槛。如此层层加码,美其名曰“反诈要求”,实则是机械落实政策,以“从严”之名,行“卸责”之实,好好的经念歪了。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简政便民政策,“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等系列便民利企举措成效明显。如今营业厅的一系列办卡证明表明,基层一些地方落实简政便民还需多下力气,积极探索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理方式和工作方式。须知,反诈与便民,从来都不是一道单选题。
策划|宋胜男
作者|刘丹
视频|李宗奇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