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网 > 要闻 > 时政 > 浏览文章

线上线下联动,筑牢防汛救灾安全堤坝

来源: 作者: 日期:2025/09/21 11:16:30
当前正处于“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近日,我国多地接连遭遇强降雨、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考验,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防汛救灾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是各地区各部门的当务之急。

当前正处于“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近日,我国多地接连遭遇强降雨、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考验,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防汛救灾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是各地区各部门的当务之急。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首先要认识到,应对极端天气,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是一场综合性大考。它不仅考验我们的硬件设施,更考验意识、能力、应急体系、团结协作和责任担当等。唯有树牢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实现线上线下全社会大联动,做到提前预警、预报,突发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确保群众遇到危险能够便利、迅速施以救援,才能筑牢防汛救灾安全堤坝,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要盯紧守牢薄弱环节。结合以往经验,防汛救灾的重点和难点往往在于特殊地段、特殊时间、特殊群体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譬如,城市低洼地带、河湖垸堤等特殊地段,一般是险情易发多发之地。这就必须提前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运用先进技术,做到责任到人,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第一时间处置。近期多地暴雨出现在深夜、凌晨等特殊时间节点,这个时段的人们多处于休息状态,更需要加强巡逻和监测。同时,由于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灾害面前自我救助能力较弱,只有提前建立点对点的帮扶机制,才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带。

“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要形成相关信息的立体传播矩阵。通过各类线上平台,如手机短信、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等,将暴雨、雷电、大风等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让人们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准确、及时地信息发布是防汛救灾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要让各类重要信息及时触达我们每个人,提高人们的防灾、避险、自救能力。传播好险情处置和谨防次生灾害信息,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当前险情的应对措施和进展,避免因信息不明而产生恐慌。持续发布避免去危险区域的预警信息,明确告知哪些区域存在危险,可以引导人们主动规避风险。

从实践来看,一些地方正将政务直播间变为“防灾课堂”,专家在线答疑解惑,让专业防灾知识“听得懂、用得上”。如“城市内涝时开车还是步行更安全”等就是群众关注的话题。这样的“云宣传”模式结合短视频、社区群等渠道传播,有利于避险常识走进千家万户,值得大力推广。

应对极端天气,防汛救灾,没有局外人。大家多一分警觉,就多一分安全;少一点侥幸,就会避免很多危险。有关部门要压实守土有责、守土负责的政治责任,社会各界要齐心协力、守望相助,形成线上线下的全社会大联动,共同筑牢防汛救灾的安全堤坝,将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央广网评论员 文峰)

责编: editor0101
TAGS: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96-2290
期刊试读
新型城镇化

往期期刊

边栏-右边
边栏2-右边
边栏3-右边

郑重声明:新型城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新型城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9932号-3